您好,欢迎访问太原启航家教网!请【登录】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付款方式 加盟

一位清华学生留美一年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


来源:太原家教网 日期:2012-10-20

光阴似箭,眨眼间留美已一年之久(呵呵,这般开头最是不费劲)。于昨日收到本月初刚刚出版的我班班刊,一本薄薄的仍泛着油墨清香的蓝色小册子。翻阅之下宛如重历往日岁月,心中充实喜悦。想想因受prelim之苦,好久也没有正儿八经跟父老乡亲们打个招呼了,却还枉负着许多牵挂祝福,实在惭愧,于是择此黄道吉日(俺们学校的开学第一天说:),为自己砌上一杯冰豆浆,于心爱的机器前正襟危坐,待将那分别之后种种一一道来。

  说些什么呢?想起在去年此时写的那篇"初到美国"结尾的一句话,"到美国来1月后能出一本书,一年之后只能写出一篇文章,三年后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因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这句话其实当时也只是单纯引用,现在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来美后一月可以用丰富的新鲜的素材写出一篇文章来,博大家一乐,而渐渐地呆得越久对于这个体制文化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环境切身的感触越多,越觉得很多东西至少我是远远不能说得出来说得明白的。这时候要写点什么就变得很难,因为明白自己是肤浅的。也许等到很长时间以后看得足够多经历足够多了,才能够真正写些有意义的东西。

  呵呵,绕了个大弯子表示一下谦虚。总之现在我还是要写的,一是向父老乡亲们问声好;二是尽我所能总结一下来美一年的感想,希望对今后出来的同志们能够有所借鉴。

  由于时间关系(开学了无数的事情压下来好忙啊……),只能把感触略深的东西草草写就,主要是学习方面的体会,像生活方面很多都没有时间涉及。望大家多多包涵,今后有时间了再加补充。

  (一) prelim

  Prelim,即Preliminary也,Berkeley一道令新生们闻风丧胆的关卡--博士生资格考试。标准其实因系而定,尤以EE和物理系为最恐怖。EE每年的通过率一般在50%左右(个别方向如CAD好一些),被传为佳话的是去年communication的7过1之史诗。每个人基本上有两次机会。一般来讲绝大多数人考了两次都是能过的,但是这其中的痛苦绝不亚于GRE(对于不拿GRE当回事的美国人来说Prelim就更是史无前例的头疼事了)。归其根源应该是因为美国对博士的期望值和要求都非常高,远远高于硕士。有一个Ph.D的学位就能够说明一个人在学术上的高度和地位。我认识一位前辈在浙大念的博士,出国10年后已获生物界Chief Scientist称号,但他的名片上简简单单几行字中最醒目的就是名字后Ph.D的字样。可见美国的博士学位之来之不易和受重视。

  Berkeley EE的Prelim形式是口试。一个密封的教室中坐着三位大教授,每人给考生出一个大问题,各二十分钟,共计一个小时。考生在台上当场思考,在白板上画图分析,用英语讲解和回答问题。

  这里面其实一是考基本功,二是考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后面这点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说不太容易,因为向来都是笔试考惯了。相反美国学生则擅长此项,他们从小教育就强调presentation的训练,练的就是站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本事。美国是一个讲究沟通讲究自我推销的地方,不论将来是作faculty, 还是在工业界发展,都需要很强的表达能力,才能让别人认识你肯定你从而重用你。据说Berkeley和stanford这两所学校尤其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呵呵,我都不好意思说Stanford的prelim是怎么考的,10个老师每人12分钟的一个问题,或者12个老师每人10分钟的问题,比我们难上不是一个等级,而且他们的博士淘汰率很高,所以其实我们不应该叫苦才对。)

  EE的Prelim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它反映了美国教育的侧重点。考察的决不是简单的课堂或教材内容,也不仅仅是运算分析的能力,而是看一个学生具不具备作Engineer的素质,也就是intuition或sense。那些拿到一个问题直接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参数和运算解题的人必废无疑,因为教授要看的是学生能不能有效地将未知的问题分解简化成熟悉的形式,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给出解答。你有可能将问题解答得很完整,但是你不合格。

  我知道的最悲惨经历是:一位师兄在很短时间内完满地解出了问题,教授对他很满意,然后给出了一道附加题。这位师兄略作思考,写出了一个很长的公式得出了答案。当时教授非常惊讶,问他怎么能够记住这么复杂的公式。师兄愉快地说这是他充分准备的结果。最后结果是prelim结果出来胸有成竹的师兄被这位教授fail掉了,教授的答复是师兄在采用technician的思维方式而不是Engineer。也就是说只有技术工人才会去背公式和套公式,而Engineer会用自己的直觉和方法。

  ……除了为这位灰头土脸的师兄遗憾以外,我听到这个故事时的感触是,根据我的印象整个清华大学似乎都在培养 technician。我的切身体验是这一年中我用了很长时间去发现我的思维方式和那些让我惊讶的genius差别在哪里。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苦苦学习了四年的电机专业在我脑子里总好像只是几个课程名称的累加(还好这样我还可以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告诉别人像这个这个那个那个其实我全都学过),而那些金发碧眼或是高鼻深目们总是说到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就神采飞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一般。后来我发现其实我心里面的想法是让我再翻翻课本,看看那些我熟悉的公式们,我就能告诉你我学过些什么(wuwu…包括我那为之骄傲的电机学)。这其实就是典型的technician型思维方式,只不过 technician也分高级的和初级的,虽然基本上都是在把公式生吞活剥,但是高级的能够在考试前成功地消化一部分,明白了公式在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这样基本上就保证了这门课的GPA,之后内存随着时间清空直到下一次写操作到来。

  在我们现在用过的EE的教科书中,最好的或者说最适合用来准备prelim的是一本公式最少的,甚至可以说从头到尾其中没有一个写出来让人套着用的公式。所有的结果都是用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推出来的,适用于某些场景,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在其他场景时也能使用类似的方法推出其他的结果。并且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在以饱含热情的态度向学生们介绍这个学科的有趣之处,带领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出直觉上的解释,有时直觉与事实产生了差异就更成为一个好的题材。这样的结果是学习的高效和引发了对学科的兴趣。美国人的信条是:If no fun,why do it? 学生自觉地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否则他就会去换另外一个自己喜欢的学科。

  似乎已经从prelim扯得太远了。话说回来,以上说的是美国教育中注重的是intuition和sense,翻译过来就是直觉和感觉,前者指思维方式,后者指在实践中具有对该学科的实际的概念。这两点在我上上周五考的这次prelim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这次考试中事先知道

  有两个analog问题,一个digital,而在前者方面我的背景较弱,于是下了好大功夫准备。看书,做题。最后考场上发现准备的东西一点没用上。一个问题问我在设计中如果需要隔离直流和交流该怎么办,如果要把电流转化成电压来测量怎么办,我愁眉苦脸地开始想那些曾经见到过的复杂的漂亮的电路,结果老师说no no no,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答案,最后分别用一个电感和一个电阻解决了问题。另一个问题引导我将一个真空管器件类比成MOS管,导出一些参数然后问我:"和 MOS管的参数相比它们是比较大还是比较小?"这个问题对于一般稍微做过一些设计的人都简直不能再简单了,但是如果只关心怎么样运用那些充满Gm, Ro等等符号的公式进行复杂运算的话,这个问题绝对是答不出来的。这次考试并不代表所有的prelim都这么简单,但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大教授们非常重视学生对该学科是不是有一个实际的概念,而不是只知道算题。

  再举几个例子,有个母亲和我是老乡的新加坡师兄在他的prelim中碰到的问题是: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他马上往黑板上写积分公式,教授说no, give me an intuitional explanation,他左解释右解释最后还是在这个上头被fail掉了。当他第二次考的时候,教授微笑地看着他,说,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傅立叶变换了吧?呵呵,这是这位师兄见人就讲的故事。

  另外不要认为只是工科系重视直觉和感觉,实际对于理科这更是基础,物理系的prelim训练方法是,给出一个物理现象,要求学生马上用直觉给出一种解释。然后再想办法用数学方法去证明。如果你的直觉对了(也就是猜对了),哪怕证明不了也有一半的分。这导致在

  跟一位物理系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不得不经常痛苦地跟他辩论他的一些可爱的异想天开的并且又及其自信的直觉。比方说春天突然有天从早阴冷下雨到晚,他会兴奋地告诉我他认为热空气来了,因为所谓热空气通常导致降雨(实际上两天之后他不得不同意我的看法是冷空气来了,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又比方说他坚持认为柏油马路上的规律的微小的起伏是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波造成的,这点我无法找出事实反驳,但是我认为那不是,因为这些起伏的周期性长度只有一米左右,我不认为能扭曲地面的地震波的频率有这么高,而宁愿相信这是因为压路机的轮子不圆(en..akai的解释是路面热胀冷缩,这个答案似乎比较专业)。

  嗯……又东拉西扯了半天,总之就是我感觉美国教育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视直觉(这在prelim中有充分体现),由此他们学生的头脑非常充实和具有对学科的热情。这一点我认为清华走在相差很远的另外一条道上。有时候真的觉得清华之所以能够一直都这么牛,主要还是良性循环起作用,靠着生源质量出人才。

  谢谢那些在我考prelim期间给了我许多关心和鼓励的兄弟姐妹们,很遗憾虽然题目并不难,但是我最后还是被fail掉了。教授们给了我一个比及格线稍微低一点的分数,然后告诉我"Will benefitfrom TA experience; Has a potential to do well; Should practise interaction and try to explain her thoughts to others." 总之就是说虽然你什么都知道,但是很遗憾你说不出来,我们不能让一个没嘴的葫芦去念博士, blah blah blah…… 感谢我的导师和组里众多师兄师姐们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毕竟这一年来的专业课学习是被肯定的,但是就象大多数中国学生那样,我还是忽视了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训练。这里面包括快速整理自己的思路,以规范形式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沟通,和英语口语能力。这是我在美国第一个失败的教训,但对于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并且指出了我关键的不足之处。希望后来的同学们有所借鉴。我会于明年夏天再次take prelim,相信到时候我就能以十足的把握走上考场了。

  (二)竞争心理

  我认为这是美中教育制度差别很大的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强调竞争,而美国强调兴趣的引导。

  在中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造成了极其激烈的竞争,绝大多数的学子们是在为了竞争而竞争,每一个阶段前方的目标都是代表着某种机会的一些金光闪闪的名额。我们总是在这样永无休止的追逐中忘掉了自己,总是在达到目标的时候却感到莫名的空虚。Sigh,想起这十几年的读书时光,最生动最快乐的是小学高班的时候,那些数学竞赛的应用题给了一个小女孩无穷的乐趣。自那以后的她就像是一匹受训的野马,在越来越高级的运动场的跑道上她把追赶和超越当作了最大的乐趣,却再也想不起原野上自由奔跑是什么滋味了。呵呵,

  回想清华四年来学业上是什么在激励我和鼓舞我奋勇前进,绝对是每年年底的那次大排名和奖学金评定的说……

  到了美国,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在Berkeley的研究生院感觉身边的人一个个脑子都转得飞飞快,这许多聪明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科研环境下共同学习却一点竞争气氛都感觉不到。首先是研究生课程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大家的GPA都可以保证是A(何况GPA已经不再重要),然后在科研方面各人有各人的领域,互相学习各自求发展,基本上没有任何来自竞争的压力。

  当然真正的比较在于中美的本科教育,本科生相对来说竞争压力比研究生大得多,因为他们也有就业和升学的竞争。但是美国教育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减轻学生压力和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兴趣,让大家都有一个愉快的环境学习,并且同时把很大一部分侧重点放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上。

  去年我上过两门美国本科生的课(初级模电和初级数电),这两门课都非常热门人数非常多,也就意味着竞争比研究生课程激烈得多。但是他们的本科生要幸福得多。首先美国课程评分是分段给分,各个分数段分别给A,B,C及中间段如A ,A-等,这样就比国内差一分就差好些名次的情况要让人轻松得多,大家各自知道自己大概是什么层次,只要学得明白就没有什么其他因素会导致成绩出现大的误差。另外分数基本上均摊到学期内的作业,project和大考小考中,期末考一般仅占30%,project比重大于等于期末考,而做好project的关键就在于平时努力和小组成员有效的合作,这样学生们就用不着在期末时惶惶然,也没有机会指望考试前突击就能拿个好成绩。总之我感觉他们的课程制度比国内合理。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们资源丰富的基础上,没有良好的上机条件 project是没法做的。

  除了制度方面,给我印象非常深的是美国老师对学生很尊重。无论是什么性质的考试,哪怕是TA负责的期末作业评分,都不允许分数公开。或者是分数发到各人邮箱里,或者是按学号公布,反正9位数的学号只能记住自己的(呵呵,俺们prelim的结果就是按学号公布的,虽然这种结果其实大家都是会知道的,谁过谁没过,但是老师们仍然要在公布时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使没过的学生不会感到尴尬)。课堂上发卷子的时候老师都会把卷面严严实实地扣着发给每个人,尤其是考得不好的同学。说实话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某些程度上我认为美国抨击中国不重视人权是有道理的,中国的还击总是指出美国在诸如种族歧视等等一些方面作得也不好,但是普遍意义上美国人更尊重每个人的尊严,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从小到大我曾经已经习惯了看老师们用刺激落后学生自尊心的办法督促其上进,也许这样有效,但我怀疑仅仅是很小的比例有效,对于其他那些被刺激而没有能够上进的,甚至那些小比例的上进了的,他们的心理都会留下被刺激的阴影。

  事实上有一篇文章叫做"清华的炼狱,麻省理工的天堂"讲的是一位81届清华前辈的同样感受。DEE第4篇文章。

  美国孩子像是在大自然里成长的生物,而中国孩子都在加上了重剂量的化学肥料的田野里生长,他们能够拔得高窜得快,但是未必真的健康。

  中国教育这种单纯强调竞争的观念首先是吃掉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获得的乐趣,抑制了他们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思考。比方说随便搞一个调查去问毕业了的中国本科生,学术上你到底对什么有兴趣,估计98%的情况下会是一双迷茫的眼睛在瞪着你。而这种结果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经在第一学期做project 作得快要发疯的时候对旁边的美国小本科生大发牢骚,结果是他瞪着迷茫的眼睛看着我说,You don't like it? Why take it? 当时我就愣了一下,想告诉他这是学位要求,想了想还是没说,因为说了也没意思。

  并且这种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学不到什么扎实的东西。比如说清华的学生一般来讲上完了四年本科后就已经充分掌握了让大脑在考试前后一个月时间里达到最大知识容量的能力,除此之外的时间就可以快乐地空空如也。

  最后我认为这种竞争式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弊端是,学生十几年在这种狭窄的目标巨大的压力的培养模式下成长的结果是他们的心理和人格得不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这种狭隘的竞争心理的普遍表现就是无法正视挫折,总觉得自己要走的路是自古华山一条道,要争取什么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成功之前和失败之后的心理压力都过大,导致做事情和看待人生的角度总是偏激和片面。像自杀频频的清华,时常爆出学生血案的北大,91年的卢刚和2001年的尹湛(Purdue生物系研究生,8月2日于学生宿舍楼内杀死一对韩国姐妹),都是被中国教育的重重关卡挑选到最高层的人才……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说明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个案,而代表一种在具体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狭隘心理。

 

编辑者:太原家教网www.tyqhjj.com)